近日,我院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队伍“未来守护者队”(队员:郭睿、朱琳、李婧然✮🏄♀️、黄一凝🤷🏿♀️🤚🏻、史孟娅,指导教师🎼🎣:陈文博、刘亚娜)在湖南长沙举行的超特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第六届城市管理案例创新大赛中,经过初审选拔和决赛的激烈竞争,最终在总决赛现场的18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充分展示了我院学子对中国城市现状问题的关切👩🏼🎨,凸显了我院学生将公共管理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超特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第六届城市管理案例创新大赛”2024年11月2日-3日在湖南大学举行。城市管理案例创新大赛是由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广州城市管理研究联盟主办的集学术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全国性城市管理案例大赛。大赛自2019年创立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五届,此次大赛由湖南大学公共管理AG尊龙凯时、湖南大学中国城乡建设与社区治理研究院承办。参赛对象为全国各高校城市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应急管理、城乡规划等相关专业在读本科生、研究生🫅。本次比赛共有90余所高校,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在内提交180份参赛作品♓️,最终确定18份作品入围决赛。

【附👨🏿:案例简介】
案例名称🚮:《“普惠”之光下的暗影:社区托育困局何以突围♒️?——探索转译偏差视域下北京市L街道儿童中心的实践之道》
指导教师◾️🧘🏿:陈文博、刘亚娜
队伍成员:郭睿、朱琳🔑、李婧然、黄一凝🕺🏼、史孟娅
案例简介👩🏻🦳:
在“普惠托育服务”政策执行的背景下,北京市L街道儿童中心作为北京首家街道“托儿所”新模式应运而生👨👨👦,其实施涉及政府、托育机构🫵🏼、家庭等多方利益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各方围绕资源分配、服务质量等问题展开博弈,使得社区托育服务的推进面临诸多困境。报告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多元行动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面临怎样的阻碍机制🙁,遵循“解析政策文本-构建行动者网络框架-剖析行动者转译偏差过程”的逻辑路径🐔,并辅以多次实地走访北京市L街道儿童中心及深入访谈,呈现社区托育政策实施前、实施中的困境和难题,从而深度剖析社区托育模式存在的建设难题及其成因🕛,探索有效的解决策略👨🏽🦲💆🏿♂️。